支持制造強省系列政策的咨詢與代理申請
支持高端制造
對企業實施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總投資3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強基技術改造項目,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可達500萬元。
對企業實施符合《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的項目,其3年期(含)以上貸款,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40%給予貼息(與工業強基項目設備購置補貼不重復享受),單個項目貼息期不超過3年,貼息總額最高可達500萬元。
經省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對省內研制和使用單位,分別按首臺(套)售價的15%給予補助,合計最高可達500萬元。
對本省企業投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險的,按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助。
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保費補償機制,按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助。
對主導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每個標準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單個企業標準獎補總額最高可達150萬元。經省認定的百級潔凈廠房(含A級GMP廠房)每平方米補助1000元;千級潔凈廠房每平方米補助500元。
支持智能制造
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
經省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年度購置10臺及以上工業機器人(自由度≥4)的企業,按購置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企業最高可達100萬元。對省認定的煤礦、非煤礦山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50萬元。
支持精品制造
對獲得國家、省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認定的“安徽工業精品”,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
每年在中央媒體集中宣傳推介一批“安徽工業精品”,所需費用“一事一議”給予獎補。
對獲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質量標桿企業、中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的企業(示范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認定的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化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完成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每個品種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可達300萬元。
支持綠色制造
對在工業領域實施節能環保“五個一百”專項行動中,被評價為優秀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支持服務型制造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認定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認定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支持電子信息、軟件和大數據產業發展
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對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
對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軟件企業名單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國家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原則上按國家確定的比例配套。 對在我省新注冊成立為總部的大數據企業,注冊資本金(實際到位,下同)在1億元至10億元且營業收入超1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10億元以上且營業收入超2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對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和新進入全國制造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領導班子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3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40%。
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和成長型小微企業,每戶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獲得國家新型工業化“優勢產業示范基地”“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10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0萬元、100萬元。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50萬元。 對獲得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制造強省系列政策